房颤发作在短期内能导致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心率失常。通常我们在使用心电导联线做心电图的时候可以监测到房颤的发生。最近著名医疗器械设备生产商美敦力发不了一项研究结果,通过使用其连续监测仪器对心脏监测发现房颤对缺血性中风有短暂而又直接的影响。这项发现于9月29日发表在JAMA心脏学的线上网站。

 

  据调查,每年有近80W中风,而超过87%的中风属于大脑供血血管堵塞情况下的缺血性中风,而房颤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与没有房颤的人相比,有房颤的人发生中风的风险增加了5倍。

 

  这次案例交叉对比研究追溯了来自于奥普顿匿名电子健康记录以及美敦力carelink的网络数据库里面的46万多名病人的记录,其中包含891名患者使用了美敦力心血管可植入设备可以持续进行心率监测。而对这群患者的持续监测包括缺血性中风以及在中风之前120天的心率监测。通常,我们把房颤爆发的临界值定义在房颤持续5.5小时或更长时间。这次监测评估了患者在120天的数据,包括在有中风前的1到30天以及该监测的91到120天。结果发现76.5%的患者在这两段时间里面都没有达到房颤的临界点,16%的患者有至少一天达到或者超过5.5小时的房颤,以及7.4%的人有图形变化多样、不和谐的节律模式(为仅在一个时期内房颤超过 5.5 小时的那些)。

 

  他们得到的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在有可植入设备,心率模式不一致的的患者中,有房颤达到或超过5.5 小时的会使30 天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三倍以上。

 

  如果某天发生房颤超过5.5小时,那么未来五天内发生中风的风险最高,在此之后迅速降低。

 

  在服用口服抗凝剂 (OAC) 的患者中,未发现房颤与中风之间存在时间关联。

 

  总体而言,这些发现显着强调了传统观点即房颤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致病危险因素,而不仅仅是一个风险标志物。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Daniel Singer博士说,“结果表明,房颤长时间发作会增加中风风险,但这种风险在发作结束后迅速降低。这些发现增加了对偶发房颤的限时抗凝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中风预防策略的可行性。”

 

  这一证据强调,在持续五个半小时或更长时间的颤发作后的五天内,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最高。除了支持在该患者群体中使用口服抗凝剂外,这项研究还表明了可以通过长期心脏监测以准确检测这些严重的房颤发作,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以及预防中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心脏听音以及心电图检查查看病因,及时发现病因,及时治疗。

首页    行业资讯    房颤发作在短期内能导致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
创建时间:2021-10-25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