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心电图在房颤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根据发表在《心血管数字健康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带心电图的智能设备可能在房颤消融后患者的护理中发挥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看到面向患者和消费者的心电图呈上升趋势。2018年,苹果首次在Apple Watch Series 4上发布心电图读数,并获得了新的评价。这也让许多消费类可穿戴设备公司开始转向ECG领域。例如,Withings发布了具有ECG和血氧传感器功能的ScanWatch,Fitbit也推出了一系列包含ECG功能的新可穿戴设备。
基于智能设备的普及,AliveCor资助了对带有心电图智能手机对房颤消融术后护理的研究。在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对照组的同龄人相比,使用AliveCor Kardia Mobile的患者需要所需的EGCs随访和心脏监测次数更少。在这项研究中,患者能够通过一台小型连接设备记录自己的心律,该设备与相应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配对,可以将心律判断为正常或非典型。该论文的作者写道:“基于云平台的智能手机心电图可以被纳入房颤消融后患者的护理中。它不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感,并且可以减少额外的传统监护仪的需求。”
这次研究对象的年龄在18至85岁之间,并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有参与者都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病史,并且根据研究方案,在房颤消融成功后要进行3-4个月的随访。在研究过程中,患者被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标准护理,另一组进行自我监测。自我监测组中的所有患者均获得了Kardia Mobile设备及应用程序。并且自我监测组的患者被要求每周记录一次追踪记录,然后将其自动上传到云端平台,这些读数可供护理团队使用。Kardia Mobile软件能够检测到异常读数,并向临床医生发出警报信号。在为期6个月的随访中,医护人员按时对患者进行监测。
研究人员发现,对照组中有27%的患者需要额外的EGS或心脏监护仪,而干预组中为5.9%。在100人的研究中,有18位患者被检测出房颤。自我监测组有11名患者,对照组有7名。该研究的作者指出,这并不是一个显著的差异。研究人员还写道,两组患者在焦虑变化以及求医治疗方面变化相似。
该报告的作者写道,该研究为新型心血管护理模式提供了范例,该模型利用平台支持的数字医疗设备,让患者能够生成、查看自己的数据,并与他们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共享数据。